全国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上一张 下一张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00006666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admin@youweb.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种植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基地

内江市东兴区:沃土生金 特色农产品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3 07:47:16 点击量:

  金秋时节,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迎来“甜城”内江的华丽绽放。内江市东兴区9家企业携40余种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东兴区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领域的长足进步和创新成果。

  内江天冬、紫皮大蒜、永福生姜……一直以来,东兴区依托生态优势和农业基础,持续挖掘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品牌培育等措施,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转型,让“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今年,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5年第一、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东兴区6个特色产品名列其中。截至目前,东兴区共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9个。

  9月4日至7日,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上,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农博会的参展商,在内江展厅4号馆以天冬产品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吸引众多目光。

  展区内,天冬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有天冬干条、天冬粉、天冬护肤品、天冬酒、天冬饼干、天冬蜜饯等。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了内江天冬产业的深度开发成果,也体现了东兴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东兴区,天冬已扎根于此1400余年,食用历史近200年。自2021年起,东兴区把握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契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大做强天冬产业,发展壮大“中国天冬之乡”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天冬作为东兴区“药食同源”的特色产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东兴区核心区种植天冬2.5万亩,建成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收集全国天冬种质资源242份,培育省内首个天冬新品种“川冬1号”。创新推行粮药、林药套种模式,打造50余个生态种植基地和7个中医药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基地8个,日加工能力约50吨。同时还成功研发出天冬洗护、日化、果酒、酱酒、饮料等大健康产品,成功转化了天冬粉、天冬面膜等多款产品。

  为提高天冬产品附加值,今年以来,东兴区还加快推进成渝双圈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正在引进龙头企业,将天冬、黄精等“药食同源”产品制作成药膳食品、保健用品、休闲食品、化妆品,向市场推广。

  “田家蒜,永福姜,白合海椒,调味乡。”这是东兴区民间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作为东兴区农产品的重要地位,它们以其独特的口味享誉市场,成为“甜城味”的一张重要名片,更是各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

  在田家镇紫皮大蒜核心种植区火花村,9月初才种下的紫皮大蒜长势良好,上千亩绿色的蒜苗尽显勃勃生机。仅在火花村,紫皮大蒜种植面积就达1500亩,平均亩产近2000斤,亩产值近6000元。除了满足内江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外,紫皮大蒜还远销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抢手货”。

  “我们镇种植大蒜已有近300年历史。因为本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紫皮大蒜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质好、宜久存的特点。”田家镇副镇长黄静介绍,田家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田家紫皮大蒜种植,通过村集体带头种植、引进新技术,提高紫皮大蒜品质,调动村民种植紫皮大蒜的积极性,推动小蒜头做成大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当前,东兴区全域紫皮大蒜种植面积已达15000亩,年产值达5000万元。

  走进永福镇的田间地头,鲜姜的辛香味伴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永福生姜”,以色泽嫩白,口感嫰脆、辣度浓香适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个承载着地域特色的“国字号”农产品,凭借过硬品质,成了农户增收的“金疙瘩”。

  据介绍,永福镇成立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集中成片的标准化科技示范种植基地,规范产品包装样式,统一生姜经销渠道,推动永福生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2025年全镇生姜种植面积约2200亩,预估总产值将达4000万元。”永福镇党委书记邱刚说,永福生姜产业正逐渐形成种植、加工、贸易一整条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深山的“土货”虽好,但也需广为人知。近年来,东兴区坚持深挖本土农特产品多元价值,推出一批有品质、有口碑、有市场的特色农特产品牌。内江西瓜、东兴草莓、大千谷香米、椑木水晶萝卜……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出圈”,东兴区稳步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全区现有地标农产品4个、绿色农产品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9个,特色农业资源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东兴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品牌培育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兴区接连出台《东兴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实施办法》,制定《东兴区农产品品牌培育规划》,着力培育壮大品牌农产品。

  为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品牌农产品价值,东兴区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设立特色产品销售专柜,以“线下展示+线上运营” 模式开展品牌营销。积极搭建品牌宣传、展示、交流、交易平台,组织品牌主体参加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并自主开展端午节民俗活动、丰收节、迎春展销会等市场拓展活动,合作开设“一田一家”等7个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线上销售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完善品牌农产品名录,对品牌农产品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逐年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巡查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过关。

  青山绿水间,东兴区的农特产业正经历着令人欣喜的蜕变。天冬的清甜与稻米的芬芳相得益彰,大蒜、生姜的辛辣与草莓、西瓜的甜美各领风骚。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每一款名优新特农产品都承载着东兴人对土地的深情,也见证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东兴一批批特色农产品在市场拓展与质量安全双轮驱动下,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的转变,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未来,东兴区将继续推进“品牌强农”行动,健全完善各类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东兴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助力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田园)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